經濟觀察報 記者 蔡越坤 2022年9月份以來,北京的吳先生及家人胡女士手里的信托產品到期卻沒有收到錢款,加上此前5月份到期的另一只信托產品,沒收回的款項累計規模已經達到了500萬元。
吳先生手里的這兩只信托產品分別為:“中信信托·貴州遵義市國資公司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二期”(以下簡稱“遵義國資集合信托計劃”)、中信信托·民豐55號貴州遵義道橋融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下簡稱“民豐55號遵義道橋信托計劃”)。兩只政信信托產品的融資方均為貴州省遵義市城投平臺,目前延期時間并不確定。
作為信托業“一哥”,中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信信托”)旗下多只政信信托計劃接連“踩雷”貴州遵義市城投平臺。
經濟觀察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向中信信托客服致電,工作人員回復表示,目前上述兩只信托產品均在處置催收中,對于延期的期限并不確定,公司已經派工作人員前往遵義市與融資主體進行催收溝通。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中信信托旗下至少已有三個涉及遵義市城投平臺的信托項目發生實質性違約。此外,2020年以來,光大信托、中航信托等頭部信托也曾給遵義市城投平臺融資,如今陸續曝出風險問題。
記者獲悉,2019年下半年開始,遵義地區已然有個別城投平臺曝出風險事件,多家信托仍然在2020年后給貴州遵義城投平臺提供融資,這背后所引發的風控問題,引起信托行業人士的警惕。
2022年上半年以來,遵義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成立遵義市金融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推動一系列展期重組,協調開展各類市場主體銀行類、非標類債務展期、重組、降息工作。
據記者了解,有遵義地區城投機構給非標機構提供展期時間或為8年,使得信托機構處置化解項目風險壓力頗大。
據記者了解,中信信托并非首次“踩雷”貴州遵義市城投平臺。2021年,中信信托旗下“中信信托貴州遵義播州區國投應收賬款流動化信托二期”發生違約,融資人為遵義市播州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遵義國資違約
據吳先生提供的“遵義國資集合信托計劃”合同介紹,該筆信托計劃借款人為遵義市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遵義國資公司”)。其成立于2010年7月,注冊資本100億元,由遵義市人民政府100%出資,是遵義市屬四大國有企業集團公司之一。該筆信托計劃的保證人為遵義市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遵投集團公司”),由遵義市人民政府100%出資,是遵義市屬四大國有企業集團公司之一。
此外,該產品于2020年11月13日成立,信托本金3.2億元,期限預計24個月,保管人為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分類為固定收益類。吳先生向記者表示,他購買該產品的期限為一年半,正常到期日為2022年5月13日。
據吳先生提供的“遵義國資集合信托計劃”2022年第二季度事務管理報告披露,截至報告期末,經查詢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融資人遵義國資公司于2021年6月21日被北京第四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執行,并被列入被執行人;于2022年1月12日被北京第四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執行,執行標的約為1.88億元。
保證人遵投集團公司于2022年1月8日被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法院立案執行,執行標的為487萬元;于2022年2月15日被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執行,執行標的為4.6億元;于2022年2月28日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執行,執行標的為4.01億元。
截至2022年7月6日,“遵義國資集合信托計劃”僅收到遵義國資公司償還的2566138.88元,剩余款項尚未收到。
上述情況發生后,中信信托表示,已派出工作組前往現場與遵義市人民政府、遵義國資公司等保持密切溝通,并向遵義國資公司、保證人遵投集團公司出具催收函件,積極督促遵義國資公司及擔保方履約還款。
據“遵義國資集合信托計劃”宣傳材料介紹,遵義國資公司持有較為優質的金融股權(是貴州銀行的第四大股東、貴陽銀行的第三大股東、貴州道真農商行的第一大股東)和經營性物業資產。
保證人遵投集團公司為遵義市屬核心城投企業,主要承擔遵義市范圍內城市市政和公共服務設施投融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等職能,具有較強的區域專營優勢和規模競爭優勢。
吳先生表示,2020年其購買該產品時,理財經理推薦時強調了該產品為政府平臺項目,安全性非常高,后期即使違約,延期半年左右一般都會還款;但目前,其自2021年9月21日收到該產品最后一次利息,2022年3月份利息違約后,5月份本金到期也發生了違約。
遵義道橋化債
吳先生持有的“民豐55號遵義道橋信托計劃”,其融資方為遵義市道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遵義道橋”),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是遵義市人民政府。
吳先生向記者提供的中信信托于2022年7月12日發布的臨時信息披露報告,其中顯示,“民豐55號遵義道橋信托計劃”成立日期為2020年4月29日,信托資金用于受讓遵義道橋持有遵義市新區建投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權收益權,并由遵義道橋按照約定回購。遵義交旅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遵義國資公司為遵義道橋履行回購義務提供保證擔保,遵義市新區建投集團有限公司為遵義道橋履行回購義務提供質押擔保。
按照交易文件約定,遵義道橋應當于2022年7月8日向該信托計劃支付回購本金15050萬元及對應回購溢價844923.30元,應當于2022年7月10日向信托支付回購本金10820萬元及對應回購溢價678910.82元。截至本報告日(2022年7月12日),遵義道橋及相關擔保方未足額償付上述款項。因遵義道橋違約,該信托賬戶內可用現金形態的信托財產不足以支付應付信托費用和信托利益。
中信信托表示,已向各個相關方發出書面催收函件,并已向遵義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發送了《關于要求積極督促下屬企業債務的函》。
據悉,遵義道橋是遵義市規模最大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主體,在遵義具有業務壟斷優勢,是集城市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工程代建、土地綜合開發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投融資開發運營實體企業。
在此之前,遵義道橋已經開始債務重組,通過展期等方式化解債務。遵義道橋融資部相關人士7月11日曾向記者回復表示,遵義道橋在推進債務重組過程中對于銀行類債權人進行本金展期,期限延至20年。例如原先與某家銀行貸款期限10年,則延期10年,累計延期至20年。
該人士表示,延期期間利息會一直支付,每年都會支付。不過展期后,利息大幅下調,展期前付給銀行的利息大致在4%-7%;展期后,利息基本談到3%多一點;而且是和銀行簽署了債務重組協議。遵義道橋化債的方案是落實貴州省針對金融機構化債的方案,只是遵義道橋作為化解債務的試點平臺。
據了解,除了遵義道橋,目前遵義市對于曝出風險的屬地城投機構在進行債務展期重組。
2022年8月17日,遵義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成立遵義市金融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其中提到,“推動一系列展期重組,協調開展各類市場主體銀行類、非標類債務展期、重組、降息工作”。
對于與金融機構談展期事項,上述遵義道橋融資部相關人士曾向記者表示,2022年上半年國發2號文發布后,遵義道橋的債務化解是由省里協調來與金融機構溝通。
國發2號文即2022年1月26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以下簡稱“國發2號文”),其中指出,允許融資平臺公司對符合條件的存量隱性債務,與金融機構協商采取適當的展期、債務重組等方式維持資金周轉。
上述遵義道橋融資部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遵義道橋是作為國發2號文發布后,貴州省化解平臺債務問題的試點的先行企業。其他的城投平臺化解債務進程稍微慢一些,但是在化解債務的過程中肯定是會尊重市場客觀原則與各個金融機構去談,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
信托身影頻現
據悉,在2020年以來,中信信托、光大信托、中航信托等多家信托機構曾向遵義市多家城投平臺融資,也曝出風險事件。
2022年9月9日,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元資信”)發布關于關注遵義道橋被列為被執行人等事項的公告。
鵬元資信公告披露,根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信息查詢結果,遵義道橋于2022年8月8日新增一筆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法院為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案號為(2022)贛01執773號,執行標的為309,904,115元。案由為遵義道橋為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信托”)對遵義市播州區城市建設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播州城投”)的債權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因播州城投到期未履行還款義務,中航信托對播州城投及公司提起訴訟。
此外,遵義道橋分別于2022年8月10日和2022年8月24日新增一筆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案號分別為 (2022)黔0302執9134號和(2022)黔0102執10252號,執行法院分別為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法院和貴陽市南明區人民法院,執行金額分別為3,047,210元和1,144,739元,均為票據追索權糾紛。
根據上海票據交易所于2022年9月6日披露的《持續逾期名單》,截至2022年8月31日,遵義道橋的票據承兌累計逾期發生額為3600萬元。
根據遵義道橋提供信息,遵義道橋是光大興隴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光大信托”)旗下光大信托-光鑫-優債333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融資人,該信托成立于2020年8月,期限為1年,遵義市新區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提供保證擔保。截至2022年9月9日,遵義道橋正與光大信托協商處理該信托到期本息。
然而,早在2019年9月左右,遵義市城投平臺——遵義市新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遵義新區投資”)曾被曝出商票拒付事件;2020年1月份,遵義道橋開始一筆應收賬款債權被曝出發生“技術性違約”;2020年11月份,遵義國城投平臺——遵義茍江投資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和遵義市播州區城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承擔連帶擔保責任信托產品被曝出信托逾期。
而上述中信信托旗下發生逾期的兩筆信托計劃:民豐55號遵義道橋信托計劃、遵義國資集合信托計劃,分別在2020年4月份、11月份成立;上述光大信托-光鑫-優債333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成立于2020年8月。
另據了解,中信信托曾在2018年8月份與遵義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遵義市市級多個主要城投公司開展合作。根據遵義市政府官網于2018年8月24日披露的文章指出,“從2014年開始與我市開展合作,目前累計合作金額已達104.5億元”。
摒棄盲目“信仰”
既然2019年下半年開始遵義地區城投已然曝出風險事件,為何多家信托機構仍然在給遵義市城投平臺提供融資?相關風控問題亦引起信托行業人士的警惕,但業內如此操作,也有著行業中普遍存在的理由。
根據吳先生提供的民豐55號遵義道橋信托計劃、遵義國資集合信托計劃的宣傳材料顯示,資金用途為用于補充遵義國資公司流動資金(償還其自身及其下屬公司所欠金融機構債務、用于其下屬公司業務經營等)。
對此,記者向多位信托業人士采訪了解到,一方面信托機構與城投平臺長期以來是合作對象,而信托機構向城投機構提供融資時一般不會限制資金用途。因此一般情況下,只要城投機構可以支付利息且不發生違約,一般一個項目到期后,城投機構一般會通過“借新還舊”來償還資金。所以信托機構一般也會選擇重新發一筆信托計劃來償還上一筆到期的信托計劃。即使城投平臺無法償還大額本金,只要可以持續不斷的支付利息,一般信托機構也會選擇給續發新的產品,風險暴露的時間會延后。
另外一方面,城投機構作為信托機構重要的客戶類型,多年來,信托機構對于城投機構持有很強的剛兌“信仰”,因此一般對于城投平臺的風控標準相對客戶資質比較下沉。因此即使遵義地區已經有城投平臺曝出風險事件,但是仍然會有信托機構發出信托計劃給提供融資,背后醞釀了兌付風險。
從信托行業整體環境來看,一位頭部信托機構人士向記者表示,2020年開始,銀保監會要求信托機構開始壓降融資類信托,而對于信托機構而言,因為地產類、上市公司類客戶從2018年開始風險頻發,因此對于信托機構而言,部分地區城投平臺盡管局部曝出風險事件,但出于對城投“剛兌信仰”,還是選擇繼續給城投平臺提供融資。
另一方面,客戶對于城投平臺項目的安全性也長期保有剛兌“信仰”。吳先生也表示,他在選擇項目時一般會參照兩個指標,一個是盡量選擇央企信托,另一個則是盡量會選擇城投平臺項目。萬萬沒想到,這次買的兩筆信托,盡管這兩個指標都滿足,但還是發生了逾期。
一位信托行業理財經理也向記者表示,一般情況下,城投平臺的項目會更加容易賣出,因為投資者會更加認可平臺的安全性。不過,他也提醒,2019年以來城投風險事件頻發,而且資管新規已經要求金融機構打破剛兌,所以建議投資者也不要盲目對于城投平臺項目進行投資。
博弈展期年限
當下,多家信托機構要面對遵義市城投機構化債展期的方案請求。與此同時,信托機構作為管理人,面對大量的個人投資者,如果展期期限太久,又很難與購買產品的投資者達成一致。
9月上旬,一位融資租賃機構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遵義道橋提供的非標化債方案是綜合利息成本降到3%,年限在8年左右該方案也是遵義市對于城投機構化解非標債務的整體方案,目前在也與信托等非標機構進行溝通協商。
不過,該人士表示,目前其已經向遵義道橋明確表示不同意展期8年的方案。他認為8年對于非標機構而言展期時間太長,一方面非標機構產品底層對應了大量的個人投資者;另一方面,對于信托機構而言,也無法長期承受不良資產的擴大。
對于8年的展期方案,上述頭部信托機構人士向記者表示,8年期限太久,多數個人投資者肯定不會同意這個方案,同時,因為處置化解違約產品不暢,信托機構也要面臨聲譽受損的風險。
吳先生稱,如果是展期8年的方案,自己肯定不會同意,對于個人家庭而言,財富規劃使用影響太大了。但是目前,中信信托尚未提供明確的展期期限,其仍在等待處置的消息。
據上述涉及遵義道橋的融資租賃機構人士表示,目前遵義地區各家城投應該是正在與各家非標機構進行溝通協商展期的期限,仍未與多數機構達成一致的方案。
2022年9月9日,財政部印發《支持貴州加快提升財政治理能力奮力闖出高質量發展新路的實施方案》(財預114號),其中新增“支持貴州高風險地區開展降低債務風險等級試點”“降低債務利息成本”,化債表述與上述國發2號文一脈相承。
廣發固收劉郁對此點評表示,114號文為貴州化解債務風險指明道路。一是對債務進行展期、重組等,緩解短期還本壓力;二是降低債務利息成本,緩解付息壓力,節約的付息成本也能夠沉淀為化債資金;三是調整債務結構,未來貴州的政府債務比重可能上升而城投有息債務比重下降。
對于與非標機構化債的進展,記者9月15日以來多次致電上述遵義道橋融資部相關人士,但截至發稿均未取得聯系。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