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 在當前的宏觀經濟背景下,包括地方國企在內的企業債務危機,沒有完全消失。
以地方國企為例,從天津物產、四川煤炭、青海省投等具備國資背景的企業,甚至包括民企華夏幸福,一度曾遇到問題。
中金公司(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曾經深度參與鹽湖鉀肥、渤海鋼鐵、重慶力帆等一系列頗受關注的大型企業債務重組,涉及債務規模數萬億,引入增量資金超千億元,保障了上百萬困境企業職工的就業,其中地方國企、民企項目不在少數。
中金公司債務重組團隊成立的時間為2018年,彼時金融去杠桿不斷推進,債務風險向各個行業釋放。
中金公司相關人士表示:“2012年開始,煤炭、鋼鐵行業由于供給過剩,產品價格持續走低,隨著供給側改革持續深化,部分產品競爭力弱、經營管理不佳的企業持續虧損,債務風險逐漸暴露。”
2018年,全球經濟承壓,國內金融去杠桿工作不斷推進,面對經濟增速放緩以及信貸政策收緊,各行各業面臨空前的經濟轉型、經營優化壓力。
期間,個別國有企業在吸收了大量銀行信貸進行產業擴張的同時,也逐漸形成了大量低效無效資產,優質資產經營難以支撐整體信貸體量,最終導致企業爆發危機。有些民企則因其或熱衷多元化經營、管理不善,或深度關聯金融機構、盲目投融資,最終導致杠桿失衡,“民企的情況要比國企更加復雜”,中金公司債務重組管理組執行負責人陳德海說。
在數萬億的債務風險處置過程中,中金逐漸摸索出化解路徑。
在陳德??磥?,以市場化、法治化為原則,充分發掘企業潛在價值,將好壞資產分離,通過資產重組引入外部產業生態、資金資源、管理制度,做強優勢業務、整體盤活企業,幫助企業降低債務負擔、脫困重生,是中介機構幫助企業化解債務風險的常用手段。
一家企業債務問題的解決只是第一步,建立企業債務風險的預警機制、平衡資產負債、優化債務結構,將會是市場長期的功課。
陳德海說:“按中國經濟總量來講,存量經濟總量是巨大的。不盤活、不重組、實際上會形成很大的發展陷阱?,F在資本市場既要熱衷于‘新經濟’的發展,更要注重存量經濟的盤活,存量經濟一旦盤活起來,釋放的經濟活力不可估量。”
債從何來?
鹽湖股份是中金參與的地方國企重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位于青海格爾木市的鹽湖股份,擁有世界最大鹽湖之一察爾汗鹽湖鹽礦的開采權,且是我國鉀肥工業生產基地,承接了我國鉀肥供應的70%。它也是青海省財政支柱企業,國家級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內的龍頭骨干企業。2008年,鹽湖股份市值超千億元,一度被股民稱為“青海茅臺”。
2010年,鹽湖股份為了綜合利用鹽湖資源而上馬金屬鎂一體化的項目,由于前期對項目所需資金、工程建設難度估計不足,未能按設計規劃達產盈利,將公司拖入泥潭。
2020年5月22日,鹽湖股份暫停上市,其債務規模龐大,債權主體涉及青海省內眾多金融機構,地區性重大金融風險一觸即發。
鹽湖股份債務積累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銀行信貸。相關負責人表示,當時為了解決提鎂技術競爭力弱的問題,鹽湖大量從銀行借款,開始投資金屬鎂項目,由于建設期延長、工程建設管理費和資本化利息不斷攀升,債務不斷提升。
國企債務重組是中金債務重組業務中重要的板塊,有一些較為普遍的原因造成了國企資產債務的失衡。
第一,部分國企經營能力不佳,受到“三去一降一補”的影響,產能進一步受限;第二,部分地方國企在上述過程中進行了一些無效投資,產生不了效益,帶不來現金流,無法承擔財務成本,形成了更多的債務;第三,一些地方融資平臺作為地方政府的融資渠道,特別是在地方財政吃緊的狀況下,可能會推高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率。
相關專業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地方國企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需要兼顧社會效益,有時會承擔部分經濟效益不顯著的公益性質工作,包括修路修橋、民生改善工程等,企業在自身債務負擔較重、運營已經較為困難的情況下,虧損可能更加嚴重。
之前財政收入情況較好的時期,地方政府對當地國企的支持力度較大,近年來受到經濟增長放緩等多方面的影響,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下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支持力度。
相較國企,民企的債務危機呈現出不一樣的特點。
陳德海說:“和國企不一樣,民企股東多元化,產業多元化,比如原來做加工生產的企業,又做了地產等其他產業,把整體杠桿率做的太高。另外有一部分民企,產業和金融相互關聯過深,通過金融端融資過多,過于膨脹,資金的使用甚至來源都有問題,這時候也會出現杠桿失控的情況。民企的情況比國企的情況更復雜。”
化債路徑
鹽湖股份在重整前有很大一塊低效資產,處理難度極大,前期推進了兩年債務重組化解風險,但未有大的突破。
經過長期充分地論證,一個新的思路放上了臺面:將鹽湖股份的好資產、壞資產進行分類,好的資產諸如鉀肥、鋰礦放在一邊,低效業務諸如金屬鎂的生產放在另一邊,用“斷腕式”的改革,集中力量把第一塊做好。
在青海有關部門的牽頭下,鹽湖股份明確了剝離低效非核心資產、專注主業的思路。重組前,鹽湖股份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包含大量低效、無效資產,每年產生大額折舊或減值損失。通過司法重整,鹽湖股份將鹽湖鎂業、海納化工及化工分公司剝離出上市公司,成功堵住了“出血點”,同時取得對應的現金對價,用于正常經營及債務的即期現金償付。
由此鹽湖股份甩掉包袱,輕裝上陣。重整前,企業總負債逾500億元。重整后,總負債規模壓降至148億元,資產負債率降至70%左右,年折舊費用大幅降低,總資產收益率、周轉率等指標均顯著改善,且有望隨著未來經營改善進一步達到更穩健的水平。
發掘業務潛在價值、對好壞資產進行隔離,是中金探索出來的一個重組化債路徑。
以資產設立信托計劃,緩釋債權當期的風險,避免資產快速處置帶來的價值損失;用混改的模式,進行債轉股也是一種債務化解路徑,“每一個案例的方案都有各自的獨特性”,陳德海說。
債務化解只是第一步工作,其更深層次的內容是幫助企業在業務方面提升改善,提升造血能力。
對以留債或債轉股方式清償的債權人而言,盤活現有資產、提升企業造血能力,對提升實際清償率有積極作用。
在陳德??磥?,如果企業不進行業務轉型、經營優化,持續以滾雪球的方式借新還舊,變成一個僵尸企業,也不是各方希望看到的情況,化解風險的重點還是發掘業務的增量價值。
窗口和風險
化解債務風險,正在為中國經濟打開新的窗口。
在陳德??磥?,債務重組不僅是降低包袱,更是革新機制盤活產業。在目前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要盡快妥善解決國企、民企存在的債務問題。
究竟如何盤活存量?
市場實踐提出了三條路徑,第一是低效無效資產的盤活,將投資形成的低效無效資產出清,一般來說,重組過程中會發現是什么原因導致低效無效資產,究竟是管理的原因,還是行業的原因,還是人員的原因,那么在處理低效無效資產時便要解決這些問題,提高資產利用效率;第二是有一些沉淀的資產,實際上資質尚佳,但是流動性問題導致資產價值無法釋放,可以通過重組注入流動性,讓這些資產重新變得有價值;第三是部分優質資產沒有很好的實現資本化和證券化,缺少流動性和資本市場認可。重組過程中,可以先分拆剝離,再通過IPO等方式證券化,實現存量資產盤活、價值發現。
對于中國經濟來說,解決了債務問題,便是保住了大量就業,保住了市場主體,如果不解決債務問題,破產清算后,市場主體就會消失。
債務重組還可以穩金融,陳德海說:“不做債務重組,企業破產清算,風險會迅速傳遞到金融機構,將會產生更大的影響。隨著債務風險的化解,保住了市場主體、穩定了預期,對于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地方招商投資也是有好處的,這同樣是妥善處理債務問題的重要意義。”
未來,債務危機的風險并不會全然消失。
截至目前,中金公司完成的債務重組項目涉及債務規模數萬億、引入增量資金超千億元,保障困境企業職工就業超過百萬。
陳德海表示,未來仍需要注意存量和增量的關系,化解債務是解決存量的問題,但是還是要做增量的發展,在債務問題的化解中,應避免化解風險后引發新的風險,尤其是單純地只看債務、不看產業發展的問題。
他說:“有一些企業未來恢復了信用,解決了歷史債務之后,到底怎么恢復融資功能,這都是需要關注的。對于沒有出現風險的企業,也有必要建立債務風險的預警機制,防范重大風險的發生。經營方面,對資產負債的平衡、債務結構的優化、短貸長投的解決、資產造血能力的預判、投資審慎性的考量、出險后流動性的快速恢復等等,各方面都需要系統性細化。”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