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宏遠A股價瘋狂“過山車”內情:旗下煤礦真能估值3000億嗎?

    鄒永勤2022-09-15 15:09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鄒永勤 9月14日晚,粵宏遠A(000573.SZ)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該公司股票交易價格連續3個交易日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偏離超過-20%。根據深交所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屬于異常波動情形;并強調“經自查,公司不存在違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希望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風險。

    這已經是9月份以來該公司的第三份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此前兩份分別發布于9月5日和9月8日。而期間,深交所更是于9月9日盤中對該公司突發關注函,而9月13日該公司則對關注函進行了回應。

    在一連串公告的背后,是粵宏遠A的股價在中秋節前后出現了瘋狂的“過山車”行情:節前一口氣連拉5個漲停板,而節后卻是連續兩個跌停板。而伴隨股價大起大落的,則是有關該公司“旗下煤礦估值高達3000億元”、“正在從鉛電池回收業務拓展至鋰電池回收”等市場傳聞。

    那么,事實的真相又是如何呢?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中秋劫”股價驚魂

    中秋節三天小長假,對于持有粵宏遠A的4.7223萬投資者而言并不好過。因為就在9月9日臨近收盤時段,深交所突然對粵宏遠A下發關注函;而在當天收盤后發布的一周監管動態中,深交所更是對粵宏遠A進行點名重點監控。

    監管層連番出手的背后,是粵宏遠A股票交易近期出現了異常波動情形。

    粵宏遠A是一家業務集中在東莞地區的房地產開發公司。雖然粵宏遠A在8月29日發布的中報中強調,“寄望于‘新一線’城市、‘雙萬’城市的經濟發展及人口流入紅利,預期未來東莞市房地產業將相對穩健”,但其中報表現卻差強人意:2022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同比減少45.66%,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85.26%。

    糟糕的中報數據出爐后,該股股價卻不跌反漲,并從9月2日走出連拉5個漲停板的飚升行情:從8月29日最低點的3.08元/股至9月9日最高點的6元/股,中報出爐后9天內股價最大漲幅接近翻倍。伴隨股價高漲的,是市場上關于該股涉煤礦、再生鉛等消息層出不窮。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9月9日14點27分左右,即粵宏遠A距離其沖擊第6個漲停板(6.01元/股)僅一分之差時,深交所的關注函適時于盤中下發。

    在關注函中,深交所分別就“公司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是否計劃對你公司進行股權轉讓、資產重組以及其他對公司有重大影響的事項”;“是否存在違反公平披露原則的事項”;“是否存在涉嫌內幕交易的情形”等四個問題進行問詢,并要求粵宏遠A于9月13日前進行回復。

    伴隨關注函的發布,當天粵宏遠A股價瞬間被大逆轉,并于14點52分觸及跌停板。從沖擊漲停到跌停板,短短25分鐘便完成了“天地板”全過程。

    其后股價雖略有反彈,但當天仍以大跌5.31%報收,換手率高達41.63%;而2.63億股的成交量,更是刷新粵宏遠A自1994年上市以來的新紀錄。

    中秋歸來后第一個交易日即9月13日,粵宏遠A的回復公告并未發布,該股以跌停價4.65元/股跳空低開,期間雖曾幾度掙扎,但最終仍以跌停板報收。從6元/股到4.65元/股,僅僅一個中秋節,粵宏遠A的投資者卻浮虧接近30%。

    因此,不少粵宏遠A的投資者在網上留言,自嘲過了個“中秋劫”;而更有部分投資者在互動易上咨詢“盤中發關注函是否違規”。針對這一問題,粵宏遠A的工作人員于9月13日14時左右在互動易上回答稱,“公司于2022年9月9日下午收到一份關注函,該關注函是因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所致”。

    9月13日晚,關注函的回復公告出爐。在公告中,粵宏遠A對深交所的4個問題均進行了回復:“公司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截止于目前不存在計劃對粵宏遠進行股權轉讓、資產重組以及其他對粵宏遠有重大影響的事項”;“不存在違反公平披露原則的事項”;“不存在涉嫌內幕交易的情形”。

    既然內幕交易等情形嫌疑清除,粵宏遠A股價應該可以止跌甚至重拾升勢了吧?但現實卻是,9月14日粵宏遠A繼續跳空低開并最終以跌停板報收;9月15日繼續跳空低開,中午以綠盤報收。而從9月14日的盤后龍虎榜數據來看,一批與實力游資相關的席位如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均出現大幅凈賣出行為?;浐赀hA遭遇的“中秋劫”行情似乎仍未完結。

    而連續吃了兩個跌停板后,更多的粵宏遠A投資者對盤中發關注函這一做法進行質疑,認為這種會對股價產生重大影響的信息于盤中發布,容易造成投資者信息接收的不對稱性。

    那么,盤中發關注函是否違規或不妥呢?對此,在華南某上市公司董秘辦工作的鮑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按規定上市公司發公告當然是要在非交易時間的,但關注函這些信息是由交易所直接發布的,沒時間限制,所以也就不存在違規不違規一說了。

    “其實,9月9日深交所對幾家主板公司下發了關注函,都是在盤中交易時段,并非只針對粵宏遠A一家。”鮑先生稱。

    記者通過統計發現,深交所在9月9日下發了兩份關注函(粵宏遠A和天齊鋰業),三份問詢函(*ST海核、中瓷電子、*ST金洲),時間段都是在下午14點20分左右,并非僅僅針對粵宏遠A一家。

    煤礦估值3000億?

    有市場人士向記者指出,雖然粵宏遠A在關注函回復公告中撇清了內幕交易嫌疑,但同時亦對近期市場最為關注的該股涉及的煤礦、再生鉛等概念進行了風險提示,這或許是其9月14日再度跌停板的誘因所在。

    公開資料顯示,在中秋節前粵宏遠A走出短期接近翻番大漲行情的過程中,網絡上關于該公司煤礦、再生鉛的消息此起彼伏;更有傳聞稱該公司旗下兩個煤礦的總儲備量高達1.2億噸,總估值約3000億元,相較于其當前不過30億元左右的總市值,確實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間。

    而在關注函回復公告中,粵宏遠A強調,敬請投資者注意風險,公司“下屬的核桃坪煤礦及煤炭溝煤礦,仍處于技改擴能的前期建設準備階段,尚未采掘產出。兩煤礦建設進程比較繁瑣,到投產周期預估較長。另外,公司鉛電池回收業務,產品為再生鉛,當前受鉛下游需求不振、鉛價波動和原料采購成本等因素影響,行業普遍盈利不甚理想,今年上半年再生鉛業務處于虧損狀態”。

    其言外之意,是指近期市場熱炒該股的煤礦題材只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目前仍處于未投產階段。

    對此,上述市場人士卻表示了不同意見。他對記者稱,粵宏遠A此前確實存在煤炭業務,并因此在2014-2015年的煤炭股行情中大放異彩,怎么能說“尚未采掘產出”?

    通聯數據Datayes!的統計顯示,粵宏遠A在2010年至2019年的營業收入構成中,確實存在煤炭業務;2010年至2019年其貢獻的收入分別是0.71億元、0.67億元、0.70億元、0.75億元、0.39億元、0.26億元、0.20億元、0.16億元、0.11億元、0.04億元。但在2013年達到最高的0.75億元后便開始逐步收縮,而從2020年開始再無煤炭業務收入數據的出現。

    那么,該公司此前的煤炭業務收入是否就是從核桃坪及煤炭溝這兩個煤礦產生?如果是,為何從2020年開始再無產出了?還有,“總儲備量估值高達3000億元”的消息可信度又幾何?

    根據粵宏遠A中報披露的聯系方式,記者于9月14和9月15日先后通過郵件和電話等方式,就當前市場關注的相關問題,對粵宏遠A進行了采訪。

    該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此前的煤炭業務收入確實是從核桃坪及煤炭溝這兩個煤礦產生的,“我們是在2009年左右買的礦,買來后生產過一段時間。但到了2015年左右,根據貴州省煤炭整合政策要求,公司煤礦進入整合進程,煤炭溝煤礦一直生產到2019年,2019年后停產下來計劃技改至45萬噸,由于手續繁復,技改一直延續到現在了”。

    記者通過該公司歷年年報數據發現,粵宏遠A是從2009年6月通過收購貴州威寧縣結里煤焦有限公司60%的股權(該公司合法擁有核桃坪煤礦的采礦權,生產規模15萬噸/年),從而初步嘗試涉足礦產資源開發領域。

    對于為何挺進礦產資源領域,粵宏遠A并未過多解釋,只是聲稱“近年來,國家對資源行業特別是煤炭行業整合力度加大,公司將緊抓有利時機,根據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并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逐步嘗試擴大投資規模及領域”。

    其后的2010年9月,粵宏遠A又收購了貴州威寧縣煤炭溝煤礦70%的股權,進一步深入礦產資源開發領域,并分別于2012年和2015年通過收購動作使其對核桃坪煤礦的持股比例最終增加至100%,從而完成了當前擁有這兩個煤礦的格局。

    2013年粵宏遠A響應貴州省煤炭兼并重組政策,后與貴州鴻熙礦業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參與其煤礦兼并重組主體合作經營,煤礦集團化建設雛形漸成??梢哉f2013年是粵宏遠A煤炭業務的風光之年,當年煤炭業務收入達到歷史最高的0.75億元。隨后,這兩個煤礦相繼進入技改擴建流程。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的中報中,粵宏遠A披露了旗下兩礦45萬噸/年煤礦擴建工作取得一定進展:其中煤炭溝煤礦已于2020年底取得45萬噸/年采礦證,而核桃坪煤礦則處于45萬噸/年采礦證申報階段。

    那么,這些是否預示著旗下兩礦45萬噸/年煤礦擴建工作即將完成?又有否明確的復產時間表?對此,上述工作人員給予了否定的答案,“因為有些細節暫時還確定不下來,比如涉及到一些土地租用以及土地性質改變等等,這個是沒辦法確定下來的,所以也沒時間表”。

    此外,記者了解到兩礦目前的最新狀況:煤炭溝方面,當前已取得開工令,其中《水資源論證報告》在8月已得到批復,而《水土保持方案》正在評審中;至于核桃坪方面,“兩設”評審備案后,后續還有“環評”、“水保”和“水資源論證”等文件要評審備案。

    記者留意到,在2022年的中報中,粵宏遠A對旗下兩個煤礦的資源儲量有著明確的表述,其中煤炭溝煤礦預留礦區范圍內核實焦煤資源儲量9993萬噸,其中保有資源儲量9941萬噸(黔國土資儲備字[2017]48號);核桃坪煤礦預留礦區范圍內核實焦煤資源儲量3242.88萬噸,其中保有資源儲量2965萬噸(黔自然資儲備字[2020]246號)。

    兩個煤礦的保有資源儲量為1.29億噸,與傳聞中的1.2億噸相吻合。那么,“估值高達3000億元”的傳聞是否真實?

    對此,該工作人員表示,3000億元這個數據猜測是按照現在焦煤最新的價格,然后乘上全部還沒挖出來的資源儲量來估算的。

    “但現實中,煤是在地表下的,到底能夠挖多少出來還是未知數;而且就算挖出來后,還要扣除開采過程中的一系列成本。所以,僅僅以價格乘上儲量來計算,這顯然是不夠合理的,也太過于理想化和樂觀了。”該名工作人員表示。

    從“鉛電池回收”到鋰電池回收?

    拋開暫時還摸不到的煤炭業務,再生鉛業務(鉛電池回收)可是粵宏遠A近年來的亮點所在。通聯數據Datayes!的統計顯示,粵宏遠A的再生鉛業務收入是從2018年開始出現,2018年至2021年分別是:3.38億元、2.74億元、4.38億元、4.11億元,大體上呈現逐步增加態勢;而今年上半年更是以2.50億元的收入成為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

    按照這個發展勢頭下去,再生鉛業務會成為粵宏遠A未來的主打業務嗎?公司當初進入再生鉛領域的初衷是什么?現在對于其有何發展藍圖?

    “近些年來,公司在鞏固基礎產業的前提下,積極探索產業轉型以及考察其它行業的投資機會”,粵宏遠A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是于2017年以控股形式收購英德新裕公司股權,從而開始涉足再生鉛產業,“公司進入再生鉛行業,是在產業轉型升級上所做的新的嘗試,嘗試探索適合于公司發展的新模式,圍繞項目拓展上下游產業鏈,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但他同時指出,現在合法經營的再生鉛同行企業大多仍受困于原料采購競爭不過非法加工點和非法收集點的問題,成本較高,各地環保督察力度和財稅政策也有差異,故利潤率不盡如人意,“近期再生鉛的收入確實比較高,但要說是主打業務的話,還算不上。畢竟房地產的利潤率比它高,而再生鉛這塊還處于虧損狀態,其對凈利潤的貢獻是負作用的”。

    而在關注函回復公告中,粵宏遠A亦強調,該公司鉛電池回收業務,產品為再生鉛,當前受鉛下游需求不振、鉛價波動和原料采購成本等因素影響,行業普遍盈利不甚理想,今年上半年再生鉛業務處于虧損狀態。

    “其實市場關注的焦點不在于再生鉛,而是公司能否從鉛電池回收進入到鋰電池回收這個領域。畢竟,現在新能源動力電池大火,而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更是國家政策大力鼓勵的風口”,一位長期跟蹤粵宏遠A的職業投資者對記者如是表示。他進一步表示,其實無論是在中報還是互動易上,近期粵宏遠A均透露出關注鋰電池回收這個領域的意愿。

    記者留意到,粵宏遠A在中報中曾表示,英德新裕公司為廣東省內大型再生鉛企業,其在廢鉛酸電池回收渠道建設、拆解利用等方面擁有相較成熟的經驗積累和技術儲備,“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的不斷攀升,鋰電池回收市場空間日益突顯,公司持續關注和挖掘潛在的投資機會,已加強對鋰電池回收業務的前期項目調研和論證工作,以期作為鉛酸電池回收業務基礎上的項目延伸,推動完善公司廢舊電池回收業務產業鏈條”。

    而在互動易上,針對投資者“公司有沒有對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回收業務”的問題,粵宏遠A亦于9月7日作出回應稱,“新能源汽車電池一般采用鋰電池,主流的有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技術路線,未來鋰電池回收存在一定的市場空間和投資機會,對這方面公司初步做了些前期調研論證等工作,目前尚未無具體實施的業務和項目”。

    同時,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粵宏遠A于今年初新設立了一家公司:英德市新裕電源科技有限公司,其主營業務范圍就包括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那么,這是粵宏遠A邁出的進軍鋰電池回收領域第一步嗎?

    對此,粵宏遠A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英德市新裕電源科技有限公司是英德新裕公司投資控股的企業,該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注冊資本100萬元,經營范圍確實包括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

    “但該公司設立的初衷是為新裕公司電池回收產業鏈的拓展和延伸,由于新能源電池回收經營需要行政許可,目前該公司項目處于立項階段,能否獲得審批通過具有不確定性,目前該公司還沒有實際營業。”該名工作人員稱。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深圳采訪部記者
    重點關注金融市場交易主體(主要包括公私募基金、社?;?、證券公司、創投公司等等),以及華南區上市公司的發展狀況。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免费看